宁夏回族自治区档案新馆建成开馆
近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在广袤的塞上江南,一座崭新、宏伟的档案馆拔地而起,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档案又多了一个“新家”——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合建新档案馆落成。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于革胜,自治区党委常委、银川市委书记崔波,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蔡国英,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马国权,国家档案局巡视员王良城,自治区政协主席助理刘小河,银川市市长王儒贵为新馆落成剪彩。与此同时,《中国档案珍品展》和《宁夏档案记忆展》两个档案展览也同时在新馆展出。新馆落成仪式由自治区党委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纪峥主持。
新馆采取自治区与银川市合建的形式,总面积达3.5万平方米,其中,自治区档案馆面积为1.8万平方米。蔡国英表示,新馆的建成使用,不仅为银川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且标志着自治区的档案事业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档案馆必将以其鲜明的特色、完善的功能、全新的理念,更加积极、主动、有效地服务社会、服务民生、服务发展。蔡国英还对自治区、银川市档案馆提出了新的要求:要站在新的起点上,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全力抓好基础设施、档案资源、档案信息化和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把新馆打造成全区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利用服务中心、政府信息查阅中心和电子文件管理中心,为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落成仪式上,自治区党委副秘书长刘桓介绍了区市档案馆新馆的建设情况。区市合建新档案馆占地36.5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结构设计基准期50年,结构使用年限为100年,档案库区容余量30年,主体结构抗震烈度8度,具备恒温恒湿控制条件,并建有标准的磁介质档案库。新馆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电子监控技术、保管利用技术和消防、安保等自动预警报警技术等,保障档案的绝对安全。新馆设计突出了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强调为民和便民服务。
自治区档案局馆长李自德向来宾们介绍了《中国档案珍品展》和《宁夏档案记忆展》的相关情况。由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主办,宁夏回族自治区档案局馆承办的《中国档案珍品展》,汇集了来自全国20多家档案馆的“镇馆之宝”,再现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自治区档案局馆主办的《宁夏档案记忆展》以其生动的形式和翔实的档案展品记录了这一区域内人类活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真实地反映了宁夏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劳动创造和从事各项社会活动所积累的经验和成果。
王良城、银川市委副书记李泽峰分别在新馆落成仪式上致辞。来自北京、辽宁、山西、陕西、甘肃等省市档案局馆的领导,以及宁夏区直、市直机关部门、自治区相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的负责同志和档案工作部门负责同志,自治区各市(县区)档案局馆长,区市档案馆新馆各参建单位负责人,区市档案馆全体工作人员,共200多人参加落成仪式。仪式后,来宾们共同参观了《中国档案珍品展》和《宁夏档案记忆展》。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1年6月23日 总第2170期 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