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福民强调指出 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是档案工作的重大历史任
毛福民在讲话中指出,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共产党执政为民的集中体现。档案部门要抓住机遇,服务大局,把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作为档案工作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他指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主题;是档案工作面临的历史机遇;是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长期任务。为农民在生产、生活及自治管理中建立和提供档案服务,不仅是保护农民利益的要求和提升农民素质的手段,也是构建法制社会、文明社会、和谐社会的需要。各级档案部门要积极参与并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加强档案工作创新研究,结合实际实行分类指导。要根据农村不同地区、不同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对档案工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紧迫性有充分的认识,既要做好整体推进,也要作好分类指导。
对于联系单位的工作,毛福民提出三点希望。一、要切合实际,务求实效。要从农民最关心的、农村经济发展最急需的工作入手开展档案服务。每一项工作都要切合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实际;每一个措施都要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每一阶段任务都要注重实际效果。要以广大农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尺度和标准。二、要把握趋势,注重前瞻。要深入学习领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和指导思想,跟踪农村社会经济变革中的发展趋势,研究农村社会和农民群众新的服务需求,使工作更具前瞻性,服务更具主动性。各联系单位应成为探寻档案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三、要大胆尝试,积极探索。要有全新的探索视角;在探索中鼓励、支持农村基层的创造性,要尊重、引导农民群众的创造性;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调整和完善。
毛福民指出,面对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性任务,各级档案部门要统筹谋划,主动协调,着力推动档案工作全面发展;要把握规律,谋划全局,建立档案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要振奋精神,全力以赴,发挥县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龙头作用;要加强勾通,主动服务,建立和完善档案工作协调机制。他要求,档案工作者要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走上新农村建设的第一线。要在推动全局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要加强调查研究,分析提炼,特别是善于寻找规律,把握共性。要由点及面,由此及彼,实现重点突破,全面发展。省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和完善工作协调机制,想方设法争取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强勾通,主动服务,紧密配合,形成合力。
民政部、农业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介绍了当前农业发展和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情况。北京市、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安徽省、湖南省、陕西省档案局负责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业务指导处处长,国家档案局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联系单位档案部门负责人、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档案工作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与会代表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交流探讨了档案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重点,提出了新的工作思路和想法。
北京市部分区县档案局馆负责同志出席了座谈会。
与会代表参观了北京市顺义区档案馆、马坡镇白各庄村、顺义区三高科技农业实验示范区、昌平区北七家镇郑各庄村,对档案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取得的实效给予了高度评价。
2005年,国家档案局在全国8个省、市,选择确定了10个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联系单位,这些单位在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领域中作出了新的成绩,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全国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承担了创新思想、提供借鉴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