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开展档案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试点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王刚对安徽改革档案管理模式作法的重要批示精神,发挥档案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特殊作用,
试点旨在探索档案工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途径,进一步推动档案工作全面融入、主动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围绕这一目标,安徽省档案局确定了试点工作的四项任务。一是加强农村基层档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档案工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机制。建立小岗村档案馆,并以其为依托,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服务设施,探索建立融档案、图片、科技信息为一体的档案工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机制,为构建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新农村建设做好服务。二是加强农村基层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夯实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围绕新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建立健全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化、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农村社会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国家支农补贴管理等领域专门档案。按照利农便民的原则,建立“一户一档”和以开放服务为目的的档案信息检索系统,探索构建农村基层档案信息新体系,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三是充分发挥档案的资政育人作用,服务新型农民。充分利用各级档案馆以及其他收藏单位保存的反映小岗村农业大包干的原始材料,建立健全大包干专题档案资料,从内容和形式上充实和丰富大包干纪念馆的展览。四是主动融入新农村建设第一线,积极探索档案工作直接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方式。结合小岗村“三步走”发展战略,发挥档案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信息化建设,既整合好历史资源,又利用好现实条件,主动服务小岗村的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红色旅游和招商引资。与相关部门密切联系,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为推进小岗村的建设和发展创造条件。
为保证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安徽省委、省政府要求试点所在地的滁州市委、市政府以及凤阳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加强领导和指导,切实帮助解决试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