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山林延包档案工作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我市从今年4月开始全面启动山林延包工作。这项工作面广量大、政策性强、时间跨度长,特别需要原始档案作为延包依据和凭证。我市各级档案部门围绕中心,把做好山林延包档案工作作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提前介入、主动服务、跟踪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其做法主要有:
提前介入,抓好培训。各县(市、区)在成立山林延包工作领导小组时都把当地档案部门列为成员,这为同步开展山林延包档案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萧山、桐庐等地档案局结合山林延包工作实际,制定了专门的山林延包档案整理基本规范。各地档案部门还采取专题培训、以会代训、现场指导等形式,加强当地林业局干部和乡镇林管员的培训。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我市共举办山林延包档案培训30多次,有500余人参加了培训。
主动服务,抓好利用。林业“三定”工作已经过去20多年,有些乡镇(街道)、村原有的档案不甚完整,直接影响了山林延包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市各级档案部门积极利用馆藏档案,为山林延包工作提供优质服务。萧山区档案馆对1982、1983年531卷山林承包档案进行全面清理,并组织专门力量,开辟查阅利用绿色通道,采取错时上下班、档案出借、提前复制、蹲点复印等方法,确保了林业“三定”档案的有效利用。建德市档案局组织人员加班加点,将馆藏山林所有权清册、自留山使用证登记表等63000页复印后装订成册,下发到各乡镇,受到好评。桐庐县档案局查找复制了馆藏有关山林定权政策性文件、权证档案7万多页,为该县全面开展山林延包工作提供了详实的基础材料。
跟踪管理,抓好验收。我市各级档案部门在山林延包工作中全程跟踪,深入一线,采取多种形式对档案收集、整理、编目等进行业务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有力地促进了山林延包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萧山区档案局对山林延包档案案卷标准作了新的规定。桐庐县档案局改进山林延包档案管理模式,建立山林权证信息的全文专题数据库。建德、淳安等地档案部门积极参与山林延包工作的验收考核,确保山林延包档案齐全完整,及时移交进馆。截止今年11月底,我市已有42个乡镇(街道)3142卷山林延包档案移交进馆。
(局业务指导处<法制处>)